艾科®(On•Call®)
img img
Health steward
健康管家
【糖尿病饮食】白米饭升糖快?这样做米饭帮你稳住餐后血糖
很多糖友都觉得主食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吃了容易让血糖蹭蹭上涨,于是干脆选择少吃甚至不吃主食。可这样做真的能控制好血糖吗?
其实,要是完全不吃或者只吃一点点主食,对控糖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当饮食中糖类食物比例过低时,身体没办法只能大量分解脂肪来供能,脂肪分解过多就会产生酮体,很容易引发“饥饿性酮症”,这可不利于病情控制。而且更糟糕的是,脂肪还能通过体内一系列酶的作用,经过糖异化作用(也就是身体把非糖物质转化成糖的过程)变成糖类,导致血糖再次升高,简直是雪上加霜!
既然完全不吃不行,那怎么科学吃主食呢?就拿最常见的米饭来说吧。
①宜粗不宜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版)》明确建议,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1/3以上。为啥呢?因为全谷物和杂豆类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升糖指数比精米低得多。咱们做饭时,不妨往米饭里加点杂粮豆类,像小米、黑豆、红豆、绿豆这些,既能增加饱腹感,又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
②宜干不宜稀:尽量避免做稀饭,要知道白米粥的升糖速度可比米饭快多了。
③主食定量:糖尿病患者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最好控制在45%-60%,比一般健康人略低。以成年人每日所需热量1800-2000kcal为例,换算下来一天碳水化合物总量大约是200-300g。
除了掌握大米的制作方法,进食顺序也很关键!有研究发现,通常主食吃得较早,餐后血糖升高相对明显。而如果在吃主食前,先吃点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就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图:摄图网
最佳的进食顺序是这样的:先喝温水或清淡的汤→接着吃蔬菜→再吃肉蛋类→最后吃主食。先喝水或汤能润滑消化道、充盈肠胃,让你更快产生饱腹感;蔬菜和肉类富含膳食纤维与蛋白质,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胃排空时间,减缓血糖上升速度,还能刺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同时,这些食物也能增加饱腹感,帮你更好地控制总能量和营养素摄入。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冷米饭能不能降低血糖呢?

正常情况下,大米中的淀粉主要是直链淀粉,蒸煮过程中它会吸水膨胀并糊化,此时的淀粉属于快消化淀粉,淀粉酶能在20分钟内将其分解为葡萄糖供人体利用。但如果把热米饭放进冰箱冷藏,就会发生“老化回生”现象,抗性淀粉的含量随之增加。实验显示,做好的普通粳米饭冷藏24小时后,抗性淀粉含量能从4%飙升至14%。

什么是抗性淀粉呢?

它又叫抗酶解淀粉、难消化淀粉,在小肠里不能被酶分解,而是直接进入结肠发酵,对代谢有积极作用,不会升高血液里的血糖浓度。长期食用还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脂异常,预防糖尿病并延缓病情发展。

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冷米饭含有抗性淀粉,但它口感差、不易消化,对于肠胃功能弱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友好。而且冷食容易被细菌污染,保存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卫生。所以,是否尝试用冷饭控糖,还得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决定呀!

发布时间:2025-07-01
文章来源:艾科健康管家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