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科®(On•Call®)
img img
Health steward
健康管家
【糖尿病并发症】糖友降低心血管风险,这三个指标都重要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首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心力衰竭。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全面评估,并采取综合管理策略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已有心血管疾病史、年龄、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慢性肾脏病、白蛋白尿和心房颤动等。糖尿病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常与其他代谢异常共存。研究显示,超过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或血脂异常。因此,全面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等多重危险因素至关重要。
1.控制血压
我国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60%-76%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应个体化。
•一般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降压目标为<130/80mmHg。
•糖尿病妊娠合并高血压,建议血压控制目标为110-135/85mmHg。
•老年或伴有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可与医生确定相对宽松的降压目标值。
当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120/80mmHg,即应开始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限制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减轻精神压力及保持心理平衡。
若血压≥140/90 mmHg,可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当血压≥160/100 mmHg或高于目标值20/10 mmHg时,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并优先采用联合治疗方案。
 
图:摄图网
2.调节血脂
为全面降低心血管风险,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进行调脂治疗,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应以降低LDL-C为首要目标,并配合健康生活方式: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ω-3脂肪酸摄入,控制体重、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
不同糖尿病人群降脂目标如下:
注: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
3.血糖监测
①自我血糖监测: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监测频率和目标值。
近年来,TIR受到广泛关注,TIR是指24小时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通常为3.9-10.0mmol/L)的时间或其所占的百分比,由自我血糖监测数据(至少每日7次血糖监测)或CGM数据计算。多项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TIR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的替代标志物等显著相关,目前推荐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但需要注意个体化,同时关注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
②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在临床上已经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态的“金标准”,且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糖化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最初确诊糖尿病时每3个月检测1次,如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测1次。
综上,糖尿病患者需重视血压、血脂和血糖的全面管理,通过定期监测、生活方式干预与必要的药物治疗,多维度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以改善远期预后并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1.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1)16-139

发布时间:2025-07-26
文章来源:艾科健康管家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