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科®(On•Call®)
img img
Health steward
健康管家
【血糖控制】血糖控制不好,可能是因为这6个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除药物,胰岛β细胞功能外,一些坏习惯也可能会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甚至会引起较大的血糖波动,以下这6个坏习惯,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并及时纠正。
1.熬夜,睡眠不足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会促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皮质系统释放较多糖皮质激素,导致葡萄糖产生增加、利用减少,最终影响血糖控制。
一般最好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成人睡眠时间在7-8小时,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10点-早上6点。
2.情绪波动大
当产生激动、发怒、紧张等情绪时,会导致人体各种升糖激素的释放,同时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导致血糖、血压升高。
糖友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积极面对生活。
3.饮食不节制
经常在外面大吃大喝、烟酒不离身、晚饭吃的太晚,这些饮食上的生活习惯只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加速发展。
糖友为了控制自己的血糖,应远离烟酒,避免经常在外面大吃大喝,饮食不节制,晚餐最好选在6:30-7:30之间,避免因为晚餐吃得过多,影响睡眠质量和血糖水平。
4.饭后不运动
饭后“葛优躺”不仅体重上升,血糖也会上升。体重超标易引起胰岛素抵抗。
糖友可在用餐一小时后进行运动,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有氧运动每周3-7天,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可根据自身情况联合抗阻训练及柔韧性训练。
5.久坐不动
研究发现久坐两小时血糖就会逐步上升,女性比男性更为明显,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避免久坐。
减少静坐时间,增加日常活动:连续静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6.从不监测血糖
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糖尿病的方式之一,有些患者从不重视自我血糖监测,不了解自身的血糖情况,自己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也不清楚。
自我血糖监测有助于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更好的控制病情。可及时了解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时发现血糖波动引起的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糖友应该在家准备一台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

以上这些生活习惯,糖友应该避免。这些习惯往往会造成血糖波动,血糖波动是血糖水平在峰值与谷值之间震荡的非稳定状态,不仅包括短期血糖波动,即日间血糖波动和日内血糖波动,还包括长期血糖波动。
糖友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过度的血糖波动比持续性高血糖有着更严重的危害。血糖波动通过激活氧化应激通路、损伤内皮细胞功能、加剧慢性炎症状态等造成血管损伤,加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等)和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神经病变等)的发生发展。
糖友在家通过自我血糖监测如何评估血糖波动指标?
自我血糖监测评估血糖波动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参考值
 
可以根据上述三个指标计算自己的血糖波动幅度,看看你的血糖波动合理吗?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8(33)

发布时间:2024-12-27
文章来源:艾科健康管家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