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科®(On•Call®)
img img
Health steward
健康管家
【糖尿病科普】2024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重磅发布,专家解读要点与变化
11月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六次学术会议(CDS2024)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大龙教授对《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进行解读。
时隔四年,这次指南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与策略。让我们来看一下具体都有哪些内容吧。
1.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
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相比,2024版指南正式把糖化血红蛋白≥5.7%作为诊断糖尿病前期的标准之一。
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6.1mmol/L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
2.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
但最新指南强调了,对于无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降低)的人群,需改日复查确认,不包括随机血糖。

3.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新版指南增加了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章节,儿童及青年糖尿病指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发生的糖尿病。
•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在诊断时要注意是否存在拌发病或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眼底病变等,以及睡眠呼吸障碍、血脂异常和肝脏脂肪变性等。
•青春期应注意是否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起始的药物治疗可以单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或者两者联用。
•如果存在糖尿病症状、严重高血糖、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则需要胰岛素治疗,一旦酸中毒纠正,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4.1型糖尿病
新版指南增加1型糖尿病章节
•分期:可分为1期免疫紊乱期,2期血糖异常期,3期临床症状期。
•筛查:在高危人群(一级亲属等)中检测胰岛自身抗体以筛查亚临床期1型糖尿病,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风险。
•在1型糖尿病诊断后,应尽早提供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用于糖尿病管理。
•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以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或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方案为核心的综合管理。
5.药物治疗
新版指南在药物方面提升了两类新型降糖药的地位:GLP-受体激动剂(贝那鲁肽、艾塞那肽、利司那肽等)与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恩格列卡格列净等)。新版指南也更重视对患者心脏和肾脏的早期保护,所以,在对于单药治疗的选择,建议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类型来选择药物:
•合并心肾损害的患者:建议首选GLP-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
•没有心肾损害、但有超重或肥胖的患者:首选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
•没有心肾损害、也没有超重或肥胖的患者:首选二甲双胍。
6.饮食和运动
新版指南再次强调了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包括饮食和运动。饮食控制和运动干预在糖尿病的管理中至关重要。根据新的指南糖尿病患者应加强饮食管理,合理安排餐次和食物种类,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糖类和脂肪的摄入。
•低GI饮食:如全谷物、蔬菜和豆类,避免过多摄入精制糖。
•适量的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增加鱼类、坚果等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
•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发布时间:2025-01-06
文章来源:艾科健康管家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