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科®(On•Call®)
img img
Health steward
健康管家
【慢病知识】久坐,久站后,头晕目眩的,真的只是贫血吗?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的改变,如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低血压。通常认为,站立后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即为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症状

蹲坑式如厕,蹲了一会,站起来,觉得头晕目眩;上班上课坐在座位上,起身准备去吃饭,忽然头晕目眩,两眼一抹黑;双休日想好好休息一番,躺在床上一天了,起床时,忽然头晕目眩,眼前发黑……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大部分人都认为这种现象是贫血导致的。
其实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体位性低血压,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时间蹲着或坐着,突然起来的时候,全身血液迅速流向腰部、腿部,导致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

体位性低血压出现的原因 


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血液在身体内也会受到重力的影响,突然起身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会大量地向身体下半部流去,分配到上身的血液就会减少。同时站起来时,头部是直立起来的,心脏向头部运输血液也会比较困难,使得头部的血液相对地减少了。大脑是通过血液供氧的,短暂的减少供血可使人因一时性脑贫血而感到头晕。此外,由于头部血液减少,眼球内的供血自然也会减少,就会致使出现眼花缭乱、金星乱冒的现象。
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是,不要忽视这个情况,有数据显示,中国约10%的人有低血压问题,但多数人由于早期低血压没有明显症状,没有积极治疗。事实上,国外研究发现,血压太低不仅会让你失去活力,更可能造成心脏病、中风、肾脏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
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平时合理饮食,避免过饱或饥饿,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保证充分的睡眠。清晨,摄入足量的水可有效缓解夜间因压力性利尿导致的容量不足。
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表现形式多样,严重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出现早期症状是一定要做好预防和治疗。

发布时间:2025-08-02
文章来源:艾科健康管家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