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科®(On•Call®)
img img
Health steward
健康管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酮体——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预警信号”,这些情况下要监测!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监测是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但你是否知道,除了血糖,酮体监测也同样重要?酮体,这个常常被忽视的指标,其实是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预警信号”。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内正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在葡萄糖缺乏时,丙酮可以代替葡萄糖为机体提供能量,是人体在以下情况下的重要能量来源:
禁食或饥饿:当葡萄糖不足时,酮体为大脑和肌肉提供能量。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生酮饮食,通过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促使身体依赖脂肪代谢,产生大量酮体。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缺乏,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转而依赖酮体供能,但过度积累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
酮体对健康的影响因情况而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积极作用,体内适量的酮体有助于体重管理,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提供神经保护,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本身胰岛素缺乏,如过量产生酮体很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呈急性起病,在起病前数天可有多尿、烦渴多饮 和乏力症状的加重,失代偿阶段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常伴头痛、烦躁、嗜睡等症状,呼吸深大,呼气 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现象,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到晚期,各种反射迟钝 甚至 消失,终至昏迷。
糖尿病患者对酮体的监测也尤为重要,在《中国糖尿病血酮监测专家共识》中要求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应该及时监测酮体:
①未经治疗、中断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用量不足的1型糖尿病患者。
②血糖控制不佳,随机血糖≥13.9,mmol/L。
③有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阑尾炎 、腹膜炎 、盆腔炎等患者。
④严重的应激,如大面积烧伤、外伤、大手术、麻醉、急性 心肌梗死、严重精神刺激等特殊应激情况。
⑤服用糖皮质激素、苯乙双胍等药物。
⑥妊娠期间,尤其妊娠后半阶段常规监测。
⑦长期饥饿出现低血糖时,口服或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后。
⑧内分泌疾病,如胰升糖素瘤、肢端肥大症等。
⑨多尿、多饮、口渴和乏力症状加重,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嗜睡、烦躁、头痛等症状,呼吸深大,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或烦躁 、嗜睡等。
在高血糖状态下,糖尿病患者即时进行血酮筛查对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即时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监测血酮也是患者在对血糖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常见的酮体检测方式为尿酮检测和血酮检测。相对来说尿酮检测无法检测酮症时浓度最高、且与病情平行的β-羟丁酸水平,且结果只能定性或半定量显示,而血酮基于β-羟丁酸脱氢酶法,直接针对酮症时浓度最高、且与病情平行的β-羟丁酸水平进行检测,是酮症诊治中较为理想的检测方式。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中推荐酮体检测方式采用血酮,如果不能检测血酮,可用尿酮检测作为备用。血β-羟丁酸≥3mmol/L或尿酮阳性(++以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
目前,便携式血酮仪可实现患者对血酮的监测,其准确、即时、方便,仅需微量血糖,便可快速而准确地对患者血样中β-羟丁酸浓度进行检测。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血糖管理是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同时配合适量的运动,以维持血糖的稳定。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监测血糖、血酮水平至关重要,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从而确保身体健康,远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威胁。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血酮监测专家共识 [J]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 (3): 177-183.
2.中华糖尿病杂志.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5,17(1)16-139

发布时间:2025-08-17
文章来源:艾科健康管家
分享:
返回列表